華梵大學佛教紙花工藝課第三組同學作品〈孔雀呈祥〉在現場中央引人注目。 全台第一個佛教紙花工藝展覽26日在華梵大學隆重登場,佛教藝術學系教授陳明華將韓國佛教文化遺產「紙花藝術」引進臺灣開班授課,並帶領學生發表學習成果,色彩繽紛的紙花被巧手做成孔雀、一葦渡江、梁皇十供養等造型,還有項鍊、髮飾、婚禮祝福等用品,兼具宗教風與文創性,大受參觀者好評。 佛藝系陳惠容與作品〈佛化婚禮的祝福〉(左)和合作作品〈佛曰:處事如花 見者歡喜〉。 陳明華表示,臺灣佛寺道場多用真花供佛或布置,但在大陸北方地區,由於鮮花保存與取得不易,逐漸演變出以紙花取代真花的獨特作法,韓國更是每一個寺院與法會儀式中都少不了紙花供養,成為極為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產,並被列為京畿道國家無形文化財之一。 佛教藝術學系教授陳明華致詞。 陳明華說,為了發揚這項傳統工藝,華梵佛藝系自113學年度起開設全國大學唯一的佛教紙花工藝課程,從裁剪、天然植物染、塑形組合、修飾到固定,完全依照繁複精細的正統工序進行製作,學生也都以清淨供養心,完成一件件優雅的手工藝作品,雖然此次展覽只是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指導老師佛教藝術學系教授陳明華(右二)開心與同學一起分享學習成果。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表示,很開心華梵佛藝系能引進如此寶貴的佛教紙花工藝,讓人眼界全開,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推廣到臺灣寺院不僅有真花,也能一併採用設計感超強的紙花供養,讓大眾透過精巧的手工藝,更直觀感受到佛教的莊嚴與慈悲。 發表現場合影。 佛藝系主任陳俊吉與陳明華並透露,已邀請韓國京畿道國家無形文化財國寶級紙花藝師石龍法師今年暑假到華梵開課,教授一個月的佛教紙花工藝進階課程,在傳承佛教傳統工藝的同時,也提高佛教紙花工藝的水準。 「妙花莊嚴——佛教紙花工藝作品成果展」作品豐富多元。 此次「妙花莊嚴——佛教紙花工藝作品成果展」作品豐富多元,將圖資大樓妝點得賞心悅目又高雅貴氣,成為來往師生駐足的焦點,包括孔雀呈祥、無染、鏡花水月、拈花微笑、一椰渡眾、佛化婚禮祝福等五彩繽紛紙花工藝創作品,都別具特色。 佛藝系黃孟玟同學與作品〈鏡花水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遠從屏東萬法寺北上求學的佛藝系一年級釋見播與釋見榮法師,用紙花工藝設計出精緻的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放在珠寶櫃中陳列,也將帶回萬法寺作為3月底梁皇寶懺法會要用的「十供養」與布置,為佛教紙花工藝從華梵大學傳揚到寺院做最佳代言。 釋見播法師用紙花工藝設計出多種精緻作品。 釋見播法師認為,佛教紙花藝術不只用於裝飾,還可作為深具實用性的文創商品,讓人使用與配戴。她還特別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小物件,搭配紙花做成雅致的項鍊、髮簪等女性飾品,「雖然我自己用不到,但希望藉由展覽拋磚引玉,讓大家知道紙花有很多用途,既可莊嚴自己,也可莊嚴家人、道場與佛菩薩!」 佛藝系張庭溎同學與作品〈拈花微笑〉。 別開生面的「妙花莊嚴——佛教紙花工藝作品成果展」即日起至3月4日在華梵大學圖資大樓5樓大廳展出,歡迎全校師生與社會大眾前往參觀。 廖尹瞳作品〈見籠打籠〉引起來訪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