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心書會游美蘭榮譽會長(左六)的作品〈六十石山紀遊 自作詩〉深受歡迎。 又到了暮春之初文人雅士集會的好時節,華梵大學10日盛大舉辦「蘭亭暢——2025書法名家專題邀請展」開幕茶會,除了逾50件來自海峽兩岸的書法作品引人入勝,書藝家們還同遊石碇老街,欣賞精彩的古琴與茶道表演,一墨一茶盡現蘭亭風情。 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梁小鈞作品〈曲水流觴〉(右一)大受好評,同排其他大陸書法家作品也相當吸睛。 《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邀集名士在崇山峻嶺、茂林脩竹環繞的曲水邊,舉行流觴賦詩的曲水雅宴盛況,並以324字寫下個人感懷,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其藝術感染力歷經1672年而不墜。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右二)與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書院長(左二)頒贈感謝狀給書法教育月刊社蔡明讚社長(中)。 為了將傳統書法藝術發揚光大與再創新,華梵大學已連續三年舉辦蘭亭雅集,今年的「蘭亭暢——2025書法名家專題邀請展」4月10日於校本部圖資大樓4樓東亞書法研究中心及藝術走廊盛大舉行開幕茶會,一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重現當年蘭亭集會盛況,藝術家們都沈醉其中。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致詞。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致詞表示,書法使用單一顏色就可產出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是全世界極為特殊的藝術形式,值得流傳下去,雖然在現代社會已有式微傾向,但華梵大學仍持續為書法藝術的延續與創新深耕努力。 李天任校長說,此次「蘭亭暢」書法展呈現各種不同的書體,典雅精緻的風格非常值得一看,華梵大學也正研議未來將書法變成全校共同必修科目,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書法作品,華梵也成為全球獨特的大學。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指出,書法藝術雖非現代主流,但也因而更突顯出特色與價值,尤其《蘭亭集序》不只是書法議題,還包含對歷史、環境美學、人情、哲學、詩文的共同感悟,最後並歸結至生命的感嘆,是面對生死之學,影響力之大不只在兩岸,更遍及國際。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潘善助教授透過視訊連線致詞。 同為「蘭亭暢」策展人的黃智陽院長說,每年舉辦蘭亭雅集,透過展演與學術研討等形式傳承並創新書法藝術,是華梵東亞書法研究中心的基本目標,今年也隆重邀請對岸12位書法名家,包括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潘善助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張愛國教授、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唐楷之教授、浙江財經大學中國書畫院徐文平院長、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陳勝凱教授等人跨海展出作品,海峽兩岸一起共襄盛舉。 參展書藝家與貴賓、師生合影。 身兼中國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的潘善助教授特別透過遠端連線,為「蘭亭暢」開幕活動致詞,他指出,大陸有150多所書法教育本科的大學,期待日後能與華梵大學深入交流,攜手為書法藝術的傳承做出重大貢獻。 書法教育月刊社蔡明讚社長將作品〈篆書七律自作詩〉捐贈給華梵大學典藏。 積極推動台灣書法教育的書法教育月刊社蔡明讚社長說,華梵大學的蘭亭雅集活動是全國推動書法藝術最周全的模式,不只因為具有國際性,於展覽之外還有兩年一次的學術研討與論壇,因此特別深受書法界重視,期待在校方大力支持下,未來每一位華梵學生都能提筆寫書法。 蔡明讚社長並當場吟誦自己作的詩「墨趣與琴聲,茶香花氣盈,蘭亭華梵暢,書藝展詩情」,祝賀「蘭亭暢」展出成功;他更將現場展品〈篆書七律自作詩〉大方捐贈給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典藏,博得滿堂彩,李天任校長與黃智陽院長也當場頒贈感謝狀予以表揚。 桃園市書法教育學會張日廣榮譽理事長與作品〈蘭亭暢〉。 第一次來到華梵大學的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陳銘鏡說,華梵的氣場相當溫馨和諧,加上對書法藝術的推動不遺餘力,難怪書藝界這麼多優秀人才與師資都出自華梵美術研究所,相信未來在與大陸和台灣民間持續交流合作下,必能為書法藝術再創新局。 此次「蘭亭暢」展出的名家作品多達54件,各個精彩,開幕盛會更是冠蓋雲集,包括中華書道學會郭彩萍理事長、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林亮吟理事長、中華民國書學會林雲英副理事長、桃園市書法教育學會張日廣榮譽理事長、日知書學會陳一郎老師、雲心書會游美蘭榮譽會長等人都親臨集會,展現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的影響力與高人氣。 日知書學會陳一郎老師的作品〈風和湍激十二言龍門對〉受到參觀者好評。 開幕茶會結束,黃智陽院長更安排眾書藝家前往石碇老街的華梵大學USR藝文中心「漫縵山房」,欣賞精彩古琴與茶藝等六藝雅集表演,為一年一度的蘭亭雅宴劃下圓滿句點。 書藝家前往石碇老街漫縵山房欣賞六藝雅集。 「蘭亭暢——2025書法名家專題邀請展」展期至4月23日,歡迎社會大眾前往華梵大學圖資大樓4樓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