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留學北京10年 既收穫也失望 不鼓勵大學赴中
【撰稿編輯:陳國維】
獲頒華梵大學傑出校友的龍緣之,大學畢業後留學中國,陸續就讀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龍緣之提供)
台灣青年龍緣之曾到中國留學10年,分別在北京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她觀察發現,對當地學生而言,讀到碩士或博士是在社會上翻身的重要機會,因此,相互競爭成為首要,學習本身並不被重視,人人都展現出「很會」的氣勢,沒有同學會主動想問老師問題;她從中看見中國社會的複雜性,覺得收穫很大,也感到失望,因而建議台灣學子,若計畫到中國留學,到了讀研究所再去,會比在大學階段好。
留學首年 巧遇京奧
2008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當時23歲的龍緣之,在華梵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到中國留學。喜愛中國電影史的她,來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攻讀電影學碩士,開學前適逢奧運登場,還躬逢其盛中華隊的比賽,為台灣棒球加油。龍緣之:『(原音)蠻熱鬧的!那個時候真的相對現在來說,中國社會是蠻開放的。』
龍緣之一直對中國的社會情況感到很好奇,很想去中國進行田野式的社會觀察,加上台灣大專校院的電影系所著重實務操作,而自己想學的是電影學中的電影史,所以目標明確,只有中國的學校有相對應的系所。龍緣之:『(原音)我考慮到比如說使用的語言,還有包括留學的費用,還有就是地理上空間的距離,再加上我喜歡的學科也只有中國大陸有,所以是綜合以上的這些考量,我就決定去北京讀書。』
教與學不是重點 眾人拚社會翻身
在北京大學拿到電影學碩士後,龍緣之再到北京清華大學,就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博士班,期間曾到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進行相關研究。待在北京10年,龍緣之起初以為到中國讀書,將會遇到一群都非常熱愛電影學的同學,之後能一起鑽研,沒想到結果令她失望,她發現,很多同學的興趣和生活重心,並不在學習及學術研究上,而是尋求累積社會資源與人脈,或和大老級的知名學者工作,以及在這個論及婚嫁的年齡,如何找到能讓自己更加飛黃騰達的另一半。
這樣的競爭關係,在北大和清大的校園更加強烈,讀書不是首要目的,能夠在社會上翻身才是一輩子的關鍵。龍緣之:『(原音)其實我覺得老師的專業都是很不錯的,但是不管是教的人,還是學的人,其實學習或教書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重點,所以其實不會放很多的精力在上面,相較之下,台灣的老師普遍對於授課是很有熱忱又很細緻的,甚至會關懷到學生的生活面向,或個別的學習狀況。』
龍緣之多年前回到北京大學,探望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李道新(左)。(龍緣之提供)
天選之人 一定要「強」
龍緣之的潛能被激發了,她說,台灣的老師和同學整體比較溫和,少有直接性的批評,但在北京,如果自己的表現不夠突出,同學可是會來抱怨,甚至公開嘲笑!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場景,就得回家多讀書,不然至少也要裝出「很強的樣子」。龍緣之:『(原音)對啊!必須是!而且隨時都要保有這個氣勢。(記者:天啊!不然別人就會看不起你,看不起你就麻煩了這樣子?)對啊,是的是的!我一開始就是沒有掌握到這個重點,對!常常被看不起,就非常的明顯。』
「沒有人會去問老師問題,除非想在同學面前顯示自己很笨」,在龍緣之的記憶中,也沒有遇過有人私底下找老師問問題。龍緣之:『(原音)說實在,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在北京大學有一個說法,就是學生們進到這個學校都會有一種感覺,好像自己是被上天選擇的人,是獨一無二的英才,他們可能都是家鄉的狀元,一路都是第一名到畢業;但是他們到了北京大學之後,卻發現自己的名字沒有任何一個老師記得住!因為對老師來說,他們也是不斷的在競爭吧,所以其實是關懷不到個別學生。(記者:你自己也沒有去問過?)嗯...畢竟我也知道在那裡要怎麼生存,哈哈。』
兩岸局勢 讓留學生裡外不是人
因為適應了生存之道,也讓龍緣之決定繼續待在北京讀博士班。不過,從2008年到2018年,面對兩岸局勢變化,龍緣之坦言,影響是全方面的。龍緣之:『(原音)尤其在北京吧,你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政治氛圍一直都是很濃的,那我覺得作為台灣學生,比較尷尬的就在於說,其實兩岸的年輕人對於對岸的理解,都是來自媒體報導吧,自身的認識是非常的空白跟幼稚的,所以不管是台灣學生還是陸生,你要扮演這兩者中間認識彼此的一個媒介,常常會「裡外不是人」,那關於政治話題可能會有很多人來問你,但是其實我們不管說什麼東西都很容易被曲解,所以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應該算是一種壓力。』
龍緣之在北京清大就學時,參加英語脫口秀iTalk活動,分享國際倡議經驗。(龍緣之提供)
深刻體會差異性 學到社會溝通
龍緣之覺得,從教育層面而言,如果每個地方的文化都和原本所適應的環境一樣,就沒有出國留學的必要,留學的價值就在於去體驗和理解可能差異很大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再去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所以,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仍然會到中國讀研究所。
龍緣之:『(原音)我覺得如果是碩士開始的話,應該會,主要原因是在台灣可能太安逸了,而且對我來說,這個社會視野的開拓,跟了解中國社會的複雜化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說大學就過去,我應該不會這樣選擇,我覺得兩方面吧,一個就是當代社會是非常重視跨界合作,那在中國大陸的這種社會氛圍下,是很難培養合作之間的信任感;那另外一點是,我覺得在身心的成長方面,我可能還是比較支持一般的學子在台灣甚至其他國家,去完成大學學業,而不是在可能18、19歲高中剛畢業,還在摸索、探索這世界的時候,就被丟到一個很殘酷的競爭環境裡。』
她說,在台灣是很難體會中國百姓的生存壓力、資源競爭等急迫性的問題,她在北京10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如何進行有效的社會溝通,進而展開社會倡議,而且如何在一個非良性競爭的環境中,還能保有自己的價值觀,真的是很大的挑戰。
北京大學教授呂植(左)2017年來台參加論壇,龍緣之盛情接待。(龍緣之提供)
長年致力動物保護的龍緣之,目前在台灣動物與人學會擔任理事,並有相關著作。(龍緣之提供)》》
《本文引自中央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