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本校學生於既定課程之外進行更多元的學習活動,開展國際視野,加強全球移動力,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搭配「人文旅遊產業實習」的學分課程,開設數門國際遊學專題課程。
活動初步由教師設計明確的交流與學習主題,讓學生透過知識概論的學習進入思考情境,並以實際接觸及探訪,引導學生依主題與所學專業,與老師共同規劃國際遊學體驗學習活動,遊學之後並規劃數節校內課程,針對行程中所交流觸及的他校文化及遊學所見聞的人文風景,藉由分享、討論,形成再學習的氛圍,使實踐與省思成為一趟行程的最終意涵。
此次國際遊學專題課程於12月18日啟程,19日下午前往南京曉莊學院,由文學院楊學民院長主持座談,會中聚焦於學生與老師的學習與合作形式,尤其楊院長與國際交流處朱明慧主任對於陳秀慧老師的中英論語選讀課程,和以中華文化為底蘊的學習,更是深感興趣。
本校中文系二年級柳千鈞同學也於會中發表了從學長姐中聽聞對於曉莊學院的認識與感受,曾來本校交換的曉莊學院學生袁華庭,則將前來華梵半年學習的心情形諸文字,更化為朗讀娓娓道來,流露出真誠且發自內心的情韻。
12月20日參訪江南大學。江南大學與四川美術學院同被列為本校學生最想交換學習的學府,本學年度本校有兩位學生來此交換。港澳臺辦公室蔡建英主任在座談會中介紹江大概況,本校交換生、中文系二年級巫承宗也以香港人的身分,將在臺一年和在江大半年的學習進行兩岸三地的比較,還表達他之所以到江大交換學習,是期許自己能對中華文化在兩岸的影響和發展,盡一分心力。
更有意思的是,巫承宗用略帶港韻的語言,比較華梵與江大的課程學習和飲食生活,頻頻為座談會場帶來笑聲。值得一提的是,下學期要來臺交換學習的同學,在此次的交流活動中已經成為好朋友!
交流之外,遊學是另一個重頭戲。在南京中山陵,感受緬懷傷情與堅毅昂揚;在無錫和蘇州的寒山寺與拙政園,體會園林書院內涵的華梵,與參訪場景相互輝映;在杭州,先有陸生喬木的父親前來飯店探望;後有在西湖畔江南大學的交換生孟月芳陪同的長橋閒步,讓參訪的學習又有更多值得收藏的甜美回憶。
此次姊妹校參訪,深化並活絡姊妹校的實質意義;曾來本校交換的學生們,遠從廣州、重慶、宿遷,帶來溫暖與關懷,真實地感受這是華梵大學師生自覺、覺他,完成一個深具美好的生命實踐證成之旅。

師生一行拜會南京曉莊學院。

華梵大學師生與曉莊學院師生進行座談交流。

師生一行拜會江南大學。

師生一同參觀東林書院,當年有過書聲琅琅……

寒山寺前,是否聽到張繼曾聽到的迴盪鐘聲?
參觀中山陵。
參觀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