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家駐校 華梵國際陶藝柴燒工作營師生大秀成果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同學首次至台東池上工作營,皆興奮不已。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於今年2月8日,還未開學前便規劃推動「臺日國際陶藝與柴燒工作營」。由智慧生活設計學系陳妙鳳老師及吳姿瑩老師指導工作營的前期訓練,而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張浦華教授,同時也是華梵大學藝術家駐校計畫於疫情解封之後第一位來校的國際藝術家,則於2月10日抵達華梵大學與華梵師生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國際合作及共構課程。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同學為陶器上色。

華梵大學與日本札幌市立大學自2009年起,即以工作營的形式進行教學與創作的雙向交流。藉由工藝、藝術與設計,理解兩國之間的文化,累積深厚的情誼。今年重起因疫情暫緩的工作營,學習場域不僅在華梵校內的百工坊與藝術村,更首次移地至臺東縣池上鄉。

這是一張圖片

「臺日國際陶藝與柴燒工作營」,首次移地至臺東縣池上鄉。

此次「臺日國際陶藝與柴燒工作營」向駐村藝術家張浦華教授學習日式茶碗的捏塑、體驗抹茶道的點茶法,並在臺東池上,學習使用農廢露天野燒與穴窯柴燒,體會從土地到工藝的脈絡連結,也品嘗了臺灣的茶碗茶席,參加了此次「臺日國際陶藝與柴燒工作營」的師生們皆直呼「值得了!」。

這是一張圖片

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張浦華教授於「2023臺日國際陶藝柴燒工作營成果展」現場,為來賓準備日式抹茶。

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張浦華教授説,華梵大學與日本札幌市立大學的合作有很長的歷史,每次回來都有親切的感覺,很高興能夠被邀請來參加此次「臺日國際陶藝與柴燒工作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課程皆由各個科系的同學報名參加,所以課程只能利用放學及假日時間,同學常常一待都是到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教起來讓人很帶勁,也很感動。


這是一張圖片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吳姿瑩老師致詞。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吳姿瑩老師表示,此次臺東池上工作營非常謝謝陶藝創作者翁羚嘉老師、鄧羽婷老師,以及二十幾位同學,這次的展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是一張圖片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陳妙鳳老師致詞。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陳妙鳳老師說,這次張浦華教授及吳姿瑩老師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相信同學們的感受也很深!同時也感謝學校大力支持,補助經費,這次的工作營活動讓同學們幾乎是零負擔,不管是車資還是住宿,更尤其柴燒是非常昂貴的,謝謝學校讓活動可以順利完成。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致詞。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說,當看到成品出來時,真的讓人非常感動!華梵大學真的非常幸運,有陳妙鳳老師、吳姿瑩老師以及我們的朋友張浦華教授,整間學校都因為工作營而活了起來!雖然這次的工作營非常疲憊,但相信當我們連續做了二十年,就能培養出無數的人才!這正是新六藝的精神! 

這是一張圖片

此次臺東池上工作營使用野燒蒸甗製陶器。

華梵大學於3月9日至3月19日和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及池上陶聯合展出以「向土地學習」為題的「2023臺日國際陶藝柴燒工作營成果展」,並於臺北市大同區太原路8巷3號1樓倏忽空間展出,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這是一張圖片

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張浦華教授作品《日式抹茶碗》。

這是一張圖片

來自香港的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尹淳楓同學與此次展出作品。

這是一張圖片

美術與文創學系曾慈恩同學與此次展出作品。

這是一張圖片

「2023臺日國際陶藝柴燒工作營成果展」,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