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大學美術系師生跨世代雙主題展 新北藝文中心精彩展出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代表陳岳宏同學及其作品:左起《凝視的身體》、《身體與場景的實踐可能》。

華梵大學與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辦理《雲山間的沉思-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師生聯展》,即日起至6月5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第一、二展覽室盛大展出,以不同世代間對自我的反思與感悟為題,分為「我是誰?」及「超然之道」兩大主題展區,邀請大眾在疫情嚴峻、生死交關的紛亂時局中,一起反思生命的意義。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鄭羽函同學作品《棲身之處》。

《雲山間的沉思》為新北市文化局111年與學校合作展覽上半年的最後一檔展出,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嘗試透過「我是誰?」及「超然之道」兩個展區,分別展出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與老師的作品,呈現藝術創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同階段的生命提問,雙展區的規劃則展現一種對話關係的展覽旨趣,面對年輕藝術新秀在「我是誰?」中的提問,觀眾或許能在「超然之道」中找出方法。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于玟副局長開幕致詞表示,藝文中心作為提供優秀藝術家展出平台,近年也著手與新北各學校端進行合作,提供年輕創作者展出資源及專業協助。此次為文化局首度與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合作,不僅是老師、同學們的人生階段凝鍊與回顧,也作為學校合作系列展覽辦理至今一個階段性的代表意義,很高興能藉由學校合作計畫,讓民眾看見更多元豐富的藝術作品。

這是一張圖片

新北市文化局于玟副局長致詞。

于玟副局長指出,文化局對於藝術創作者非常惜才,希望在互相激盪下能產出更多好作品,此次華梵大學師生的創作,學生的作品呈現出年輕人對自我的糾結與轉折,老師的作品則展現對人生遠觀之後的大而豪放, 兩者之間在不同展廳互相對話,非常精彩多元,也盼望華梵師生日後有更多好的作品在此展出。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致詞。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表示,非常感謝新北市文化局提供這麼好的場地給華梵大學師生,走到師生聯展的那一端,大眾看到年輕的同學觀察自己、理解自己、有掙扎有困頓,來到師生聯展的這一端,則發現年長的老師開始型塑自己、壯大自己,就像雲與山的對話,學生來去像雲,老師穩如泰山,彼此之間呈現虛實交錯的景象,生命的本質也在此次展覽中被揭示。

這是一張圖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白適銘主任致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白適銘主任也說,位於鶯歌的新北市立美術館已經成形,未來將成為北臺灣美術展覽的重要據點,相信位於新北市的華梵大學師生,必能從這層連結關係中,走向更遠大的舞台;尤其近年多次參加華梵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的展覽,都能從作品的媒材與觀念上發現新面貌,對於生態與疫情也有所回應,並創造出增進精神免疫力的藝術內涵,無論東西方媒材更呈現出東方藝術內斂幽靜的情境,非常難能可貴。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表示,《雲山間的沉思》師生聯展共展出13老師、15位學生的80件創作,作品囊括水墨、版畫、雕塑、複合媒材、投影互動裝置等,各有其生命關注及探討的旨趣,打造出多元繽紛的視覺饗宴,展期至6月5日為止,歡迎社會大眾前往新北市藝文中心參與精彩的藝術饗宴。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李昀倢同學作品《居住地》。

這是一張圖片

《雲山間的沉思-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師生聯展》展覽現場反應熱絡。

這是一張圖片

美術與文創學系何俊宏同學作品《存在模式I》。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簡江儒教務長致詞。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致詞。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林萬士老師與其作品《待》。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展出經典書法創作。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連建興老師作品《藏石深隱》。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李蕭錕老師作品《狂草赤壁賦》。

這是一張圖片
參觀者開心與作品互動。

這是一張圖片

《雲山間的沉思-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師生聯展》現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