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學士班畢業展「第十八號颱風」熱情登陸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學士班同學合影。

今年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學士班畢業展主題非常特別,以颱風為概念,加上班上十八位同學,各自成形後,一個個慢慢累積,集合而成,因而命名為「第十八號颱風」。同學表示,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他能屈能伸,就如同我們的一生:是累積;是構成;也是破壞。經歷人生中的各種轉變、各種能量吸收,以及碰撞後的破碎與自我重組。這一連串的歷程,都是自我的進化,我們正穩定的增強擴大。

這是一張圖片
吳郁雯同學展出作品「自游」。

這是一張圖片
吳郁雯同學展出作品「自游」。

此次畢籌會公關吳郁雯同學展出作品「自游」,吳郁雯同學以陶土為媒材,展出多樣立體作品,並表示,魚,是我這生最一開始接觸到的動物。開始經歷過牠們的出生、老化、生病到最後的死去,一路看著他們長大並繁殖後代。就聯想到人類跟魚很像,父母期待我們出生並給予我們生命,辛苦地撫養我們長大,栽培我們學習知識,給我們自由發展的空間,綻放出五彩繽紛的人生。也像是我做陶土的過程,我創造它,並給予它不同的元素讓它最後呈現出燦爛耀眼的樣子,人就這麼一生,讓人生的每個季節都光輝璀爛。


這是一張圖片

董庭瑄同學展出作品「心葬」。

而畢籌會美宣董庭瑄同學的作品「心葬」,則是以「心」表現出情緒變化的轉變,以人體心臟形象為發想,表達自我心臟空洞腐蝕是對未來的徬徨、創作的瓶頸、人際關係中的社交障礙、家庭巨大變化等......種種壓抑之下,看似心臟已是黯淡無光、邁向死亡等狀態,但在「葬」的狀態下,不是黛玉葬花,而是另一種還沒放棄結束的心態。透過繪畫留下在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個證明。

這是一張圖片

任琪芳同學展出作品「洞與圓」。

這是一張圖片

任琪芳同學展出作品「洞與圓」。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學士班校外畢業展作品特色鮮明。

這是一張圖片

黃秋蓉同學展出作品「Good Job」。

這是一張圖片
葉婕綾同學展出作品「垢染」。

這是一張圖片

莊雅惠同學展出作品「Only one 」。

這是一張圖片



華梵大學107學年藝術設計學院學士班校外畢業展

主題|第十八號颱風
展期|111年5月28日-6月5日
時間|9:00~18:00(每週一公休)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147-155空間(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茶會|111年6月4日14: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