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在機電工程學系林靖國、趙慧青老師及電子工程學系陳淮義老師的努力下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共有15位同學利用106年暑假期間分別前往德國FSP Power Solution、越南翔鑫堡及祐驛公司、泰國喬福泡綿及金山電子、馬來西亞znt-Richter公司等地進行海外實習。
「學海築夢──泰國實習篇」 106年暑假前往泰國實習的機電工程學系同學包括:林仲彬、趙雨哲、高堂閎、林嗣祐、李宗霖等5位同學。
高堂閎同學在教授的宣導下得知有教育部補助的學海築夢計畫,有機會可以出國實習,當時對於自己能力不足有些猶豫,但想起一位長輩說過:「當一個環境待久了沒去改變,思想會停了原地打轉不會有所進步,能出國看看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思維,換到新的環境也許會讓自己不足的地方或是缺點浮現出來我能去做改變。」就下定決心好好抓住機會,利用106年7月至泰國喬福集團下的華偉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工業實習。
喬福泡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6年進駐台中,並於1983年跨足塑膠產業,2006年併購專業生產尼龍束帶的華偉公司。現於台灣、中國、香港、泰國、印度與澳洲等地,擁有十餘家泡綿、塑膠、配線器材等生產工廠,員工超過二千五百名,是為世界最主要軟質泡棉、塑膠加工與配線器材生產廠商之一。
高堂閎同學被分配到射出部門,也就是公司的生產線,部門大概有六百多人佔公司六成的人員,有一位曾在台灣工作的泰國技師擔任實習指導老師,其專長主要為維修封口機以及機械手臂,剛好與高同學所讀的機電工程相關,主管時常叮嚀同學要小心注意安全,別因為好奇就忘記了安全!在維修封口機和機械手臂時,泰國技師亦時常叮寧要有耐心、別心煩,冷靜下來做事情,越煩躁越難找出機台哪裡故障,對同學幫助很大。
同學在實習當中發現英文的重要,此外文書處理也是不可忽視,實作強卻文書弱以後只能當個技術人員,要文武雙全,才能成為全面性的領導主管。實習從基礎維修做起,讓學生體會到基礎的重要性,也許都做同樣事情但熟能生巧就可能變成專家。
海外實習訓練自主生活能力,還有體驗不同的文化及飲食和語言,一開始要自己搭公車上下班心裡是充滿著很大的恐懼感和未知,對於不熟悉的環境又加上語言不通,泰國公車又沒有跑馬燈告訴到哪一站,完全是靠印象的,後來習慣後已經可以很自在的利用泰國的大眾交通工具,如公車、地鐵、搭船等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實習結束,同學們用三天的時間自助旅行,自己搭著麵包車到PATTAYA當個觀光客,陽光、沙灘、啤酒、夜生活是少不了的,透過這次的實習,才有機會學習如何在異鄉安排自己的旅遊,學習面對一切未知數,就因為什麼都不瞭解才能在當中學習到更多,也都是五個大男孩的第一次,很多的第一次都是在這一次的實習中發生的,對於未來也是很好的磨練。
~李宗霖的感想~ 這一次海外實習真的事很不一樣的體驗與學習,讓我了解自己的科系相關行業外,還有了解到當地文化風俗的不同,在金山電子實習的日子裡,我們一樣是學生的角色在學習著,但卻又是以工作者的角色在做事,一方面學習著這公司的流程與制度,一方面去為公司著想努力在做事,同樣的事,卻因為不同角度來看自己,就有不同的想法,在學生階段裡能提早進入大公司學習與工作,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人在困境中生存,逆境中成長,這個實習事讓願意去磨練的人參加的,只有不怕艱辛的磨練自己,有毅力堅持到底,才會使得自己進步,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如果還有機會去參加這種海外實習,我一定會在去爭取的,安逸的生活使人怠惰,人要不斷的挑戰新事物、挑戰自己的能力,才會有所成長,寧願去多多接觸不同的東西,就算會遇到阻礙也不退縮,如果失敗就是認輸,那我要做個永不放棄的鬥士。
泰國工業實習計畫林靖國老師與實習同學。
同學實習狀況。
機台維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