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Close
選單
:::
搜尋
網站導覽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EN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關於華梵
認識華梵
創辦人
創校理念與辦學宗旨
校訓及校歌
校長
歷任校長
校徽
數位校史館
校園地圖導覽
園林境教導覽
新聞活動
校園焦點
媒體報導
華梵導報
最新消息
活動快報
校友之光
防疫資訊
學校資訊
學校資訊
獎助學金專區
新生覺之教育獎學金
弱勢學生助學計畫
校內其他獎學金
學雜費專區
學雜費查詢
學生就學貸款
募款專區
捐款資訊
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
交通資訊
教學單位
人文與藝術學院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美術與文創學系
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智慧生活科技學系
設計與創意學院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
攝影與VR設計學系
佛教學院
佛教藝術學系
共同科目
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識)
運動健康中心
語言中心
軍訓室
行政單位
招生專區
招生簡章與報名
申請入學專區
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面試報名
申請入學審查準備指引
圓夢學苑
學習介紹
學習成果
入學方式
就學諮詢Q&A
選擇華梵的十個理由
獎助學金專區
交通資訊
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EN
網站導覽
搜尋
MORE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搜尋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首頁
新聞活動
校園焦點
:::
校園焦點
媒體報導
華梵導報
最新消息
活動快報
校友之光
防疫資訊
全台獨有清宮琺瑯彩瓷藝術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個展秀手藝
2025-03-05
秘書室媒體暨公關組
news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的琺瑯彩瓷作品「花木蘭門神」。
多件作品被總統府典藏的清宮琺瑯彩瓷創作家林發權活到老學到老,以年近七十高齡進入華梵大學佛教藝術系攻讀碩士,並在橋藝術空間舉辦個人創作展,展出花木蘭門神、澎湖外垵漁港、里斯本電車等多元主題的彩瓷藝術品,獨一無二的雕金工藝令參觀者嘆為觀止。
琺瑯彩瓷藝術家林發權展出總統府典藏的作品「繁盛不息」濃縮版。
1957年出生於澳門的林發權,從小在陶瓷工廠學習清康熙年間發明的釉上彩繪手藝,28歲移居台灣後在鶯歌開起個人工作室,進行陶瓷加工與創作,在清一色以「釉下彩」為發展主力的鶯歌陶瓷業中獨樹一格,不僅長期在鶯歌工商擔任師徒制業師,亦曾在北科大等多所大學任課程講師。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是全台碩果僅存的清宮琺瑯彩瓷藝術家。
林發權說,不同於釉下彩是先在胚胎上釉藥後再以高溫一次燒製而成,「釉上彩」是將釉藥彩繪在已經高溫燒好的白瓷上,進行二度低溫燒製,色彩嬌豔動人具強烈藝術性,在台灣幾乎沒有人做,亞洲地區也難找到其他以釉上彩進行「創作」而非「仿古」的藝術家。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的琺瑯彩瓷作品「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
林發權將被視為「古董」的清宮琺瑯彩(釉上彩的其中一種),用自己的材料與創意,融入科技元素重新配製研發釉藥,黃金浮凸上來的雕金技術在全球碩果僅存,創作出來的雕金作品連歷屆總統都喜愛,不僅獲總統府典藏,總統蔡英文與時任副總統賴清德更親自出席受贈儀式,令他倍感榮耀。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左)對琺瑯彩瓷藝術家林發權的創作展深表肯定。
「我腦中還有數千個圖案想做,但沒有時間!」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創作題材,林發權此次規劃「清宮琺瑯彩瓷創作展」,創作主題即橫跨古今東西,多元不設限,除了有仿故宮典藏的稀世珍品,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創意展現。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用琺瑯彩瓷將門神變身成花木蘭。
例如兩件高逾一米的「花木蘭門神」,不僅用美女取代威武的伽藍、韋馱護法,彩繪出的花木蘭還是可愛的Q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另外還有美人魚、里斯本電車等以琺瑯彩工法融合西畫風格的創作,以及超逼真立體的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澎湖外垵漁港等作品,讓人在用手觸摸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琺瑯彩藝術品的不凡與貴氣。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作品「貓蝶富貴轉心瓶」。
為何年近七十且已攀上事業頂峰,還要上大學讀書?林發權眼神散發著光芒說,自己疫情期間虔心閉門畫佛畫,感覺心情備受療癒,因此決定進入華梵佛藝系碩士在職專班深造,果然對創作有很大的啟發。此次他也展出多件佛教琺瑯彩作品,包括白度母、文殊菩薩、彌勒佛、吉祥天女等。
華梵佛藝碩士林發權(左)的琺瑯彩瓷作品「澎湖外垵漁港」深受參觀者喜愛。
提到畢業後的夢想,林發權自信的說,教學與創作是他一生的職志,目前已培養出30多名琺瑯彩種子教師,海內外演講與展覽也在陸續安排中,希望未來能有人將這項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珍貴藝術工藝傳承下去。
「2025林發權清宮琺瑯彩瓷創作展」在橋藝術空間(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242號6樓)展出至3月6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