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觀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林淑芳在美術與文創學系攻讀碩士,展出的襪娃裝置藝術模樣可愛,迷倒眾生。 一針一線勾織出生動的表情,近4600隻完全沒有重複,在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攻讀碩士的碩專班二年級林淑芳17年來蒐集全世界的襪子,以雙手創作出風格獨特的襪娃,不僅每一隻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出生證明,最近更舉辦裝置藝術創作展,可愛討喜的模樣成為展場人氣王。 林淑芳是石碇觀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再過一週就要接任新北市商圈聯合會總會長。對觀光行銷很有想法的她有著一副娃娃臉,穿著打扮總像自己編織的襪娃一樣年輕,讓人很難想像她早已步入壯世代之年;更難得的是事業如此繁忙,竟還能於兩年前考進華梵大學念碩士,持續精進自己心愛的美術文創領域。 林淑芳與裝置藝術作品〈巫〉。 「我從小個性叛逆,走的都是和別人不一樣的路!」林淑芳說,自己與襪娃的因緣,源於17年前在石碇區永定國小新移民學習中心服務,為了指導嫁來臺灣的東南亞新住民手工藝,於是找書自學襪子娃娃編織法,沒想到竟被襪娃的表情所迷惑,從此再也停不下來。 「我曾經三天三夜不睡覺就為了完成襪娃,第四天去上班時,同事都說好像看到鬼!」回想年輕時的瘋勁,林淑芳不禁笑了出來;而為了讓自己的襪娃和別人不一樣,她不僅讓每一隻襪娃有專屬的編號、出生證明、創作來源和誕生故事,還會帶著他們出門外拍,透過鏡頭將家鄉石碇的美一起行銷出去。 林淑芳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綁〉在展場格外受到矚目。 有趣的是,每一位收藏襪娃的主人,也都將襪娃當成自己的家人,不但親自到石碇小店接他們回家,還會帶著四處旅行,然後將照片回傳給「親媽」,讓林淑芳知道孩子們過得如何,令林淑芳超級感動,17年來累積至今已經編出了4595隻襪娃,而且個個不同,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 林淑芳投入襪娃手作藝術17年,至今已編出近6千隻襪娃。 正因為不喜歡做重複的事情,林淑芳對襪娃的創作可說是忘情投入,就連平常逛街或坐捷運,都會不自覺盯著別人腳上的襪子看,而到處採買國內外各種大小品牌的襪子也成為她的生活日常。不過對她來說,近年生活最大的變化,反而是無意間和兒子一起重返校園當學生。 林淑芳的襪娃都有自己的出生證明和創作來源。 「當初兒子想報考華梵的大學部,問我要不要一起念書,我沒想太久就決定去考碩士!」林淑芳說,過去她很慶幸自己不是美術科班出身,所以在襪娃創作上可以天馬行空,不被框架束縛,進入華梵大學美術碩專班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有瓶頸需要突破。 林淑芳的每一隻襪娃都獨一無二,有自己的生命故事。
林淑芳說,她最喜愛上裝置藝術類的課程,美術心理學、西洋美術史、公共藝術研究等對她的幫助也很大,讓她從襪娃的小世界中走出來,學習以更大格局、更大氣的方式,跳脫自己侷限的小圈圈,開拓出更寬廣的藝術視野。 「尤其過去我一直認為襪娃露出縫線是手作品的瑕疵,因此在創作上始終卡關過不去;直到老師點醒我縫線的銜接也是藝術的一部分,並鼓勵我用更擬人化的方式進行創作,我才終於突破了自己的盲點!」林淑芳感激的說。 「繭生」創作展開幕當天冠蓋雲集,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中)與前石碇區長劉彥伯(右四)都來共襄盛舉。
今年3月,林淑芳於Loft 17森活休閒園區舉辦「繭生——襪子娃娃創作展」,31隻襪娃交織出三件大型裝置藝術系列〈巫〉、〈偷〉、〈綁〉,傳遞「繭」與「生」之間生命的衝突和轉換;其中最大的襪娃超過1米,已經跟一個孩子身形差不多,加上使用門簾、雨傘、補漁網、棉花、花束等多元媒材,瞬間成為展場最吸睛的焦點,參觀者都驚嘆連連,紛紛打探這些可愛的裝置藝術究竟出自哪位藝術家之手。
展覽開幕當天更是冠蓋雲集,不僅石碇區選出的新北市議員陳儀君、陳乃瑜、劉哲彰、陳永福、黃心華等不分黨派全數到齊,石碇區現任與前任區長王思凱、劉彥伯,以及前深坑區長黃美華、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等嘉賓,和許多襪娃的主人們都親臨祝賀,對她的創作多所肯定,也為林淑芳的手作襪娃藝術之路開啟另一片天。 石碇區長王思凱(左)於林淑芳的「繭生」創作展開幕式致詞。 在叫好又叫座之下,儘管展覽已經落幕,林淑芳仍受邀將其中一件裝置藝術保留在園區入口處直到5月,以編織繩纏繞出的簽名牆則會移到她在石碇老街的襪娃小店,繼續蒐集襪娃與主人的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襪娃的甜蜜時光。 林淑芳以編織繩纏繞出的「繭生」創作展簽名牆,吸引許多人簽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