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


佛藝系二年級見遷法師設計的行動佛堂。

你有玩過因果輪迴的大富翁桌遊,或見過隨身攜帶的迷你行動佛堂嗎?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近日舉辦了一場非常特別的佛藝設計展,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熟齡同學大玩創意,將佛法教義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成為修行的一部分,結果大受好評,訂單也如雪片般飛來。


佛藝系三年級陳浩妮設計的桌遊「因果輪迴蛇梯棋」相當有趣,來參觀的同學當場就玩了起來。

這場名為「正是‧日常‧佛藝設計時」的展覽,所有作品均是佛藝系指導老師鍾碧芬助理教授帶領班上15名同學,於「佛藝設計與創意思考」課程上課期間,以短短兩個多月發想、設計、製作出來的心血成果,近日在華梵大學圖資大樓4樓藝文空間展出,意外造成轟動。


佛藝設計展呈現熟齡同學的爆棚創意,令師生相當驚艷。

最引人注目的是,已經當阿嬤的68歲香港同學陳浩妮,將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善業、惡業、因果輪迴、功德修行等佛教基本義理,融入經典「蛇梯棋」(類似台灣「大富翁」)的桌遊中,讓玩家在前進與後退間體驗因果法則,透過回答功德問題累積功德,在升降起落中參悟無常。


佛藝系三年級陳浩妮(中)的兩個兒子特地從香港飛來台灣為母親的發表會加油打氣。

目前就讀佛藝系三年級的陳浩妮說,這款策略桌遊融合佛學智慧,遊戲中的功德幣象徵修行境界,最終目標不僅是抵達終點,更希望玩家能在遊戲中培養正念與智慧。


因果輪迴蛇梯棋成為展場中人氣最高的桌遊。

當桌遊一擺上檯面,立刻吸引許多同學圍成一桌玩了起來,陳浩妮的兩個兒子也特地從香港飛來見證母親的發表會。看到高齡的母親還能有如此豐沛的學習量能,而且每天在華梵念書過得如此快樂,都感到很欣慰。


展場中有許多別具巧思的設計品,全部出自同學之手。

另一款人氣超高的作品「隨行佛堂:與佛同在的旅程」,是由佛藝系二年級見遷法師設計製作,他將校園中倒下的天然竹子剖開,於竹筒中加上小佛像,再搭配立香、模型花、花瓶、香插等小物件,做成了精巧雅致的行動佛堂,讓出門在外的佛子可以隨身攜帶,方便做早晚課。


佛藝系二年級見遷法師設計迷你行動佛堂,意外吸引許多同學下單。

迷你行動佛堂一推出就大受歡迎,目前已經有好多位買家下訂,就連利用掌心溫度浮出祝福語的另一件作品「溫心祈願籤」也有同學想購買,讓見遷法師大感意外的說,自己只是交作業,不是為了賺錢,但既然有需求,他也願意多做一些隨順眾生,那就酌收工本費好了。


佛藝系碩士班一年級朱曉微設計的作品「無我木鏡」。

鍾碧芬老師打趣的說,其實客製化生產對創作者來說是有點小煩惱,「因為我們的同學都不愛錢」;但由此也凸顯出佛教藝術的設計如何回應日常,又如何成為修行的一部分,而這正是開設「佛藝設計與創意思考」這門課的目的。


佛藝設計展中有許多充滿創意的吸睛之作。

展場中還有許多別具巧思的設計品,例如年紀最輕的佛藝系碩一朱曉微設計的「無我木鏡」,讓觀者看清「自我」;另外還有時空行旅轉經輪、蓮香樂音、茶色夢織、智光音未來、藥香禪珠、穀倉盆栽、一葉一繩飾人生系列、陶瓷淨心薰香燈、禪意晴雨傘等,讓人目不暇給,更驚訝熟齡生的創意也會大爆棚,完全不輸年輕人。


展場中的設計作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

鍾碧芬老師指出,這些作品不只是設計品,更是一則「修行的寓言」,當設計承載了「緣起」的智慧,就不再只是物件,而是一種延續生命倫理的媒介,這是佛藝設計與一般美術設計最不一樣的地方,展場裡的每一件作品既可供使用,也可供觀照,更是與環境、命共鳴的責任。


佛藝設計展的作品令許多師生為之驚艷。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參觀後表示,佛藝設計展的成功,證明「創意」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壯世代熟齡朋友絕對可以在華梵的日常生活裡活出不一樣的創意。未來他將把整座校園都變成設計場,讓每一個角落、每一面門牆,都可以變成同學大展創意的地方。


佛藝設計展開幕點燈儀式。

佛藝系陳俊吉主任說,明年佛藝系將聘請業界名師講授如何將佛教藝術開發成文創商品並對外行銷,讓60歲的阿嬤同學也可以成為自媒體網紅。


佛藝設計作品充滿了修行的寓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