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Close
選單
:::
搜尋
網站導覽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EN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關於華梵
認識華梵
創辦人
創校理念與辦學宗旨
校訓及校歌
校長
歷任校長
校徽
數位校史館
校園地圖導覽
園林境教導覽
新聞活動
校園焦點
媒體報導
華梵導報
最新消息
活動快報
校友之光
防疫資訊
學校資訊
學校資訊
獎助學金專區
新生覺之教育獎學金
弱勢學生助學計畫
校內其他獎學金
學雜費專區
學雜費查詢
學生就學貸款
募款專區
捐款資訊
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
交通資訊
教學單位
人文與藝術學院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美術與文創學系
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智慧生活科技學系
設計與創意學院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
攝影與VR設計學系
佛教學院
佛教藝術學系
共同科目
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識)
運動健康中心
語言中心
軍訓室
行政單位
招生專區
招生簡章與報名
申請入學專區
申請入學審查準備指引
圓夢學苑
學習介紹
學習成果
入學方式
就學諮詢Q&A
選擇華梵的十個理由
獎助學金專區
交通資訊
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EN
網站導覽
搜尋
MORE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搜尋
華梵導報
首頁
:::
美法日台藝術家駐營華梵一個月 2024國際雕塑藝術節展現精彩創作
2024-12-03
編輯台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左一)、佛藝系客座教授黎志文(左三)和7位雕塑家合影。
為期一個月的2024國際雕塑藝術節,11月26日於華梵大學舉辦結營發表會,來自美、法、日與台灣本地共7位雕塑家紛紛展出自己精彩的創作,校長李天任也宣布,未來國際雕塑節不僅年年舉辦,更將向外擴展到新北地區,讓更多社會大眾可以共襄盛舉。
7位國際雕塑家華梵創作
華梵大學國際雕塑藝術節是國內唯一每年持續舉辦的雕塑營活動,今年仍由佛教藝術學系專任客座教授、知名雕塑家黎志文策展主持,7位國內外雕塑家從10月31日起至11月30日駐營華梵,陸續完成石雕、木雕、鑄銅、陶藝等藝術作品。
李天任於結營發表會致詞時,特別感謝黎志文大師出錢出力出資源的積極投入,讓每年國際雕塑藝術節都有全球知名的雕塑家來到華梵創作,並將作品留在校園,成為最好的公共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互動交流,也讓華梵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師生更加精進自己的技藝。
淺川洋行石雕作品。
雕塑主題結合社會議題
華梵大學指出,今年參加雕塑節的藝術家,包括美國消防員藝術家雅利安‧萊特(Ariane Leiter)、享譽國際的法國雕塑家絲勒維‧希維雍(Sylvia Rivillon)、日本石雕創作藝術家淺川洋行,以及台灣木雕大師蔡楊吉、旅義雕塑家溫岳彬、陶塑藝術家邱梁城、新生代木雕藝術家林禹彤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際雕塑家的創作主題都與時下最夯的社會議題有關,例如4月曾到華梵駐村3個月的希維雍此次再度來訪,特別利用台灣廢棄木材重組成一個方形鑄銅造形,象徵台灣不同階層的面貌。
溫岳彬石雕作品。
擔任20年消防員與護理員的萊特,則以美國森林大火與台灣地震頻繁等自然災害為題,首次嘗試保麗龍鑄銅創作,相當具有創意。
擅長石雕的淺川洋行更利用大理石材創作出高大的傳聲筒,凸顯AI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課題。
國內作品引發觀者興趣
國內雕塑家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擅長將人體與物體結合的溫岳彬,此次配合華梵大學以佛教理念創校的背景,完成大理石雕作品〈靜謐〉,造型宛如一張坐上去可以讓人放鬆的椅子,但又流露出一點拘束感,象徵學習宗教必須擺脫束縛才能追求精神的歸屬,引發觀者興趣。
蔡楊吉木雕作品。
參與眾多廟宇修復工程的蔡楊吉,則以祥和、圓融為理念,一個月內完成高1米4的荷花木雕,向外遠眺的青蛙並象徵突破框架的意涵,別有意境。
Sylvie Rivillon鑄銅作品。
未來將擴大至新北地區
而年輕藝術家林禹彤的木雕創作,特別以男女情感聯繫為題,利用木材雕鑿出充滿流動感與兩端互相拉扯的張力,是非常獨特的藝術語彙,現場引起非常多的討論。
另外,邱梁城將日本沖繩習得的赤陶燒技術,以三個相似造型的作品構成一件創作《如光漫漫》系列,暗喻午後陽光遍照大地,遠方層層疊疊的山巒,時而明亮時又暗沈,如雲行過、如光遍灑,沒有分別與偏袒,非常具有華梵風情。
林禹彤木雕作品。
李天任表示,感謝黎志文大師的加持與所有海內外藝術家的共襄盛舉,讓此次國際雕塑藝術節加速凝聚學校的文化藝術氛圍。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未來將持續辦理,並積極向外尋求資源,將範圍擴大至新北石碇等校外地區,讓更多人可親炙國際藝術大師的風采。
Top